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更多>>
更多>>
新闻中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来自哪里? 原标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来

发布日期:2024/4/10 16:01:53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来自哪里?

原标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来自哪里?

新华社合肥/巴黎4月9日电(记者傅云威 欧阳为)近期,欧盟发布通知,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英国、美国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或国家安全风险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出海遭遇“逆风”,一方面反映了有关国家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

新华社记者近期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绝不是靠补贴来支撑保护,而是源于供应链完整度和产业聚集度高、充分的市场竞争以及超大市场规模快速促进技术迭代等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也在助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正在转化为带动全球汽车业转型的新动能。

供应链完整 产业聚集度高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球首位。这一优势体现在新能源产业上,就是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的汽车产业集群布局。

国内一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地区,基本上都形成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了由整车企业带动、配套先进智能网联产业链以及优越产业政策环境的产业生态。

在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布局全面,形成了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造车新势力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内的6大整车企业、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聚集。整车企业愿意落户合肥,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地产业链和汽车产业关联性非常强,拥有较强显示屏、芯片、人工智能、电池等相关产品生产能力。比如,合肥的芯片、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迅猛,去年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集成电路产值超过500亿元。

动力电池是江苏省常州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竞争力最强的一环。常州市政府提供的信息显示,如果把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为32个主要环节,常州聚集了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程度接近97%。从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到电芯,常州有30多家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7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和聚集,以及充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2022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1000万辆,2023年7月突破2000万辆。从第一辆到第1000万辆,耗时27年;而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仅用了17个月。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认为,最终决定研发工时数和质量的是人,而应用型研发人才最富集的是中国。“研究一款电机投入10万工时,我们研发的单工时成本和西方存在数倍差异,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正在往中国聚集。”

2023年,德国大众集团将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合肥。大众汽车集团近年来在合肥持续加码布局,成立整车制造基地、设立独资研发公司、建设电池系统工厂,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除德国之外的新能源汽车先进生产、研发和创新中心。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正在全面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在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高速发展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瑞士《新苏黎世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全面禁止中国科技的做法不符合自由市场原则。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能给西方带来好处,他们会激发西方企业动力,例如“德国大众并不是平白无故地到合肥开设一个巨大的研发中心”。